以多元实践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4月23日晚自习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班级凝聚力,明志社区联合信息技术学院于4月23日在甘肃财贸职业学院东操场成功举办“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活动面向信息技术学院24级8个班级的247名学生,通过沉浸式游戏与团队挑战,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潜能,深化集体意识,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
一、活动背景:全员参与,凝聚力量
在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校运动会期间,为响应“全员参与”的号召,明志社区与信息技术学院共同策划了此次素质拓展活动。活动主要针对未直接参与运动会开幕式及竞赛训练的学生群体,旨在通过趣味性集体项目,打破个体疏离感,促进班级成员深度互动。高志远主任在活动开幕致辞中强调:“素质拓展不仅是校园生活的补充,更是学生社会化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我们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每位同学感受到集体的温度与力量。”

二、活动内容:多维设计,锤炼综合素养
本次拓展训练围绕“团队协作、沟通协调、抗压能力”三大核心目标,设计了六大主题项目,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覆盖体能、智力和情感多维度能力提升。
1. 破冰与协作:兔子舞与一块五毛
活动以“兔子舞”开场,通过音乐节奏与集体动作的同步性,迅速打破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在“左跳跳、右跳跳”的指令中,学生需高度集中注意力,适应团队统一节奏,从而强化集体行动意识。
紧随其后的“一块五毛”游戏,则考验快速反应与灵活组队能力。通过手势模拟货币面值组合,学生需在短时间内完成人际联结,培养资源整合与应变能力。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杨老师指出:“这类游戏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经济学思维与社交策略,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实践。”

2. 高阶挑战:一圈到底与动力圈
在“一圈到底”项目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手拉手形成闭合圈,通过身体协调完成指定路径移动。该项目要求成员精准分工:前排需具备方向判断力,中段需保持平衡,后方则需推动整体行进。24级计算机应用技术3班的王同学感慨:“手拉手的触感让我们意识到,团队的成功必须依赖每个人的微小努力。”
“动力圈”作为压轴项目,通过全员操控长绳制造波浪效果,将活动推向高潮。参与者需在统一口令下完成拉、推、旋转等动作,过程中任何个体的节奏偏差均会导致整体失败。高志远主任评价:“动力圈是对集体意志的终极考验,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个体即整体’的深刻哲理。”

3. 历史传承与竞技融合:重走长征路与彩虹编辫子
结合红色教育主题的“重走长征路”,以地图路线规划模拟革命历程。学生需共同操控小球避开“敌袭陷阱”,在策略讨论中培养危机处理与领导力。而“彩虹编辫子”则以接力形式考验创意与效率,学生需通过身体旋转传递彩带,将艺术表现与团队竞争有机结合。

三、价值剖析:从技能到人格的全面赋能
此次素质拓展活动通过结构化设计,实现了对学生能力体系的立体化塑造,具体体现在以下层面:
1. 团队协作与领导力提升
游戏规则强制要求学生以群体为单位完成任务,如“一圈到底”要求全员同步、“动力圈”依赖统一指令。在此过程中,自然涌现出组织者与执行者角色,隐性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意识与服从纪律的双重素养。
2. 沟通效能与情商发展
“一块五毛”需快速表达组队需求,“重走长征路”依赖策略协商,学生被迫突破社交舒适区,在实践中掌握非暴力沟通技巧。数据显示,活动后班级群内交流频次提升42%,冲突解决效率显著提高。
3. 抗压能力与创新思维
限时挑战与竞争机制(如“无敌风火轮”计时赛)模拟真实压力场景,学生在反复试错中学会情绪管理。同时,开放式规则(如“兔子舞”自主编舞)激发创意表达,多名学生展现出课堂外的问题解决天赋。
4. 身体素质与文化认同
体能类项目(如“你追我赶”)改善学生久坐导致的亚健康状态,而“重走长征路”通过情境代入强化红色文化认同。参与学生纷纷表示,此类活动“让思政教育从课本走向了身体记忆”。
四、成果总结与未来展望
本次活动参与率达100%,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97.6%的参与者认为“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明志社区联合信息技术学院已建立素质拓展长效机制,计划将此类活动纳入学年必修实践课程,并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以优化组队与反馈流程。
供稿:明志社区宣传部
审核:高志远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