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训,不仅是为了锻炼新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报道后就要面对训练紧张、强度大,管理严格、要求高的军训,再加上陌生的校园环境和新同学的影响,难免会产生心理适应不良。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新生军训的心理适应能力,帮助新生应对军训中产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正视各种挑战,直面艰苦的训练,从而顺利完成军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是新生军训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适应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因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应
新生报到后马上开始军训,还没有熟悉新的环境,导致有的学生不敢与他人交往,不愿与他人交往,不会与他人交往。不仅人际关系上遇到了挫折,寂寞感和孤独感也油然而生。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1.主动与其他同学打招呼、聊天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2.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同学,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广交朋友;
3.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同学在生活习惯、个性和想法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用求同存异的原则去交往,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4.尽量和集体保持相同的生活节奏,培养集体归属感;
5.关心和帮助其他同学,增进彼此的友谊;
6.在军训的休息时间多与教官交流,和其他同学分享感受。遇到困难及时向辅导员反映,通过积极沟通解决问题,缓和冲突。

二、因身体不适应而产生的逃避心理
虽然军训前大多数学生都做好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但军训的高强度和学生体质弱的矛盾还是在军训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这种现实矛盾会使部分学生觉得军训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激情也在日复一日高强度且枯燥乏味的训练中被渐渐消磨,使得他们在思想上打起了退堂鼓。个别同学会故意装病,编出肚子痛、头痛等理由欺骗教官,试图通过说谎来逃避军训。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1.充分休息。任何时候,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精力都是应对问题的前提;
2.调整期望值。多向相关有经验的人请教,了解军训生活的酸甜苦辣;
3.发现军训中的美。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军训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每天睡觉前用几分钟时间在心里回想当天的收获。

三、因军训生活的不适应引发的焦虑、失衡心理
军训生活节奏快,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灯,集合、站队、穿衣、吃饭、训练等等一切活动都要踩着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的学生难以按要求完成,因此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引起心理失衡。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1.调整认知。认识到军训生活引起的心理变化是正常现象;
2.学会疏导自己的压力。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轻松、舒适的状态中。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如运动、音乐、阅读等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疲劳;
3.每天改变一点。每天尽可能地让自己的生活有所变化,比如每天认识新朋友、写日记、看书、练好某种训练姿势等。
四、因军训中竞争的氛围而产生自卑心理
军训中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训练和评比方式来激励学生,以达到军训效果的提升。部分未得到表扬或是受到批评的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1.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集合体。接纳自己的不足是成长的第一步。
2.自我认可。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谦虚,使得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忘了自己的优点。每天数数自己的优点和资源,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是优秀和独一无二的”!

五、因对教官的留恋而在离别时产生分离焦虑
在军训结束时,面对朝夕相处的教官的离开,许多同学都会难过不舍,有的黯然神伤,有的痛哭流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积极作为,让分离不留遗憾。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军训只是大学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分离的伤感,我们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抒发对教官和军训生活的留恋,如写临别赠言、赠送礼物、唱歌、文艺汇演等。

严格的训练、激昂的口号、铁一般的纪律、整齐划一的管理……这就是军训。它是一种别样的生活,一段特殊的经历,是每个财贸学子都必然要面对的一次特别洗礼。希望每一位新生都能在军训中收获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心灵,收获军人的刚毅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