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职业教育程活名班主任工作室章程
第一章 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甘肃省职业教育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力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班主任队伍的育德能力已经成为学院发展的紧迫任务。为了提高班主任队伍的育德能力,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发挥省名班主任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打造名班主任品牌和特色。本工作室以“研讨、交流、合作”为宗旨,引领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通过开展德育科研、德育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帮助班主任提升专业理论和育德能力,最终使工作室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和优秀班主任的培训基地。
第二章 目标和任务
1.理论引领,观念更新。通过专家引领和理论学习,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学生观修养、治学态度修养、教育理论与方法修养,塑造自身专业化形象。
2.经验交流,互助合作。积极发掘,提炼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通过经验交流的形式,将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新体验及时传递,形成互助共享。
3.校本研讨,开拓发展。通过德育课题研究,案例研讨,关键教育事件研讨和校本德育课程研发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带动一批具有敬业精神、能力较强的班主任在工作室的研修中,潜心探索教育规律,勇于开展教育实践,精于积累,善于反思,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
第三章 主要职责
1.加强师德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要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带动成员提升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增强担任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2.承担本校骨干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参与本地区班主任培训工作和校本培训工作,成为骨干班主任成长的摇篮。
3.负责指导学员制定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划,通过班主任工作研讨、班会课备课与观摩研讨、教育案例研讨、课题研究及巡回讲座等形式,引导学员的专业提升。
4.开展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在一定的周期内,完成骨干班主任省级培训委托的课题研究,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专业论文或专业著作。同时根据实际开展班主任工作专题研究,为德育工作提供科研服务。
5.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示范性班会课、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论坛等形式,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
第四章 人员组成
名班主任工作室由四部分人员组成:一是工作室主持人1人,主持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是工作室的主持人和责任人,具体制定工作计划和落实计划;二是特聘顾问2人,负责各项工作的协调与指导;三是工作室成员8人,由骨干班主任组成,协助挂牌班主任开展工作;四是学员,由青年班主任组成,每期5-10人。
第五章 成员的权利
1.参加工作室的有关会议和活动,共享工作室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2.参加各种学习、培训;
3.对工作室的工作和管理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4.对工作室的工作和管理方面有较大贡献的成员,有权获得表彰和奖励;
5.工作室成员的优秀课题以及优秀论文,有权优先立项和推荐发表;
6.工作室成员有权优先获得课题研究经费。
第六章 成员的义务
1.工作室成员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竭尽全力为学生服务;
2.认真履行工作室成员的义务,带头参加工作室的学习、培训与研讨;
3.执行工作室的决议,完成工作室交给的任务,带头参加学校德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在学校德育工作上发挥示范作用;
4.工作室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学校指导面上的德育工作和帮助青年班主任提高德育能力;
5.工作室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协助学校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理顺德育工作条线,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第七章 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岗位职责纳入班主任工作管理。
2.经费保障: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活动经费由学院拨给。经费主要用于外请专家讲课、德育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与交流、考察参观交流、图书资料购置等方面。具体根据学院相关财务制度而定。
2021年9月8日